在經過多年的改革政策,目前
聯軸器產品的型號在中國已有一百七十種,由此看來我國在軸系配件系列中的排名是靠前的。2007年中國傳動件總產量520萬噸,中國傳動件行業與工業發達地方日本、韓國、臺灣地區相比,已不存在多少差距,存在的是工業結構、生產技術水平和產業組織方式上的差距,顯然這種差距才是很難趕上的。
在
聯軸器行業改革開放前30年,解決了企業能不能生存的問題,下一步的改革則是解決企業能不能升級的問題。目前,不少企業在各國還沒有什么競爭力,僅僅是因為趕上了好時機或者是優惠政策。這10年間,中國制造的聯軸器大量涌向世界。然而,中國僅在產業價值鏈的末端占據支配地位,中國傳動件企業的競爭力僅僅依賴于低成本的制造能力。2008年第壹季度,中國傳動件企業在原材料價格、管理成本、物流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等方面面臨著很大的挑戰。
正因如此,中國
聯軸器產品的出口現在更多地受制于各國環境,在反經銷與爭取更多的話語權的同時,“中國制造”向何處去?傳動件行業的整合、價值鏈的再造,在給中國企業帶來大量機會的同時,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。如果說在前10年中,工業體制改革讓市場經濟的中國聯軸器企業放開了手腳,提高了企業的積_性,解放了生產力,解放了“快”的問題,實現了企業量的飛躍;那么,即將面臨市場環境的大變化,聯軸器企業面臨著戰略型的轉變,則是為了在更高層次上提高產業的競爭力,為企業創造美好的經營環境,解決“好”的問題,因為只有做到又好又快發展,改變經濟發展中只求量不重質的方式,中國企業和中國制造的才能真正走遍世界。